戏曲是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,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智慧,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,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。戏曲中的唱、念、做、打等表演形态,生、旦、净、末等行当,文武场的音乐,脸谱场景的造型,无不展现戏曲家们的高深智慧。
江西戏曲文化源远流长,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根植于江西沃土,影响了全国各地多个剧种。从明代弋阳腔的崛起,青阳腔、乐平腔的衍变,赣剧的融汇各腔,到采茶小戏的遍地开花,以及外剧种的争妍,交织成绚烂锦簇的花坛。至今,有赣剧、抚州采茶戏、广昌孟戏、宜黄戏、婺源徽剧、弋阳腔、青阳腔、赣南采茶戏、高安采茶戏等十多个地方剧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南昌采茶戏、乐安花鼓戏、萍乡采茶戏、广丰道士戏、新余花鼓戏、九江采茶戏、泰和提线木偶戏、宜春采茶戏等40多个地方剧种入选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在江西本土文化发展过程中,戏曲文化在其中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其中包括赣剧、采茶戏等等,这些都是江西戏曲文化的瑰宝。在当今社会,戏曲剧目中呈现的真、善、美等正能量无疑是一股清流滋润着广大人民,启迪大众的心灵。
《江西非遗戏曲概览》收入了江西省戏曲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项及尚未列入非遗名录的戏曲6项,分别从戏曲原名、产生时间、流行区域、剧种介绍、代表人物等对所收戏曲进行介绍。
作者简介:
钟传志,南昌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授,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,江西省百千万人才,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改革音乐学科专家组成员。主要从事高校音乐教学及戏曲研究。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课题十余项,发表论文20余篇。
郭晓莺,南昌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授,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,江西省百千万人才,江西省声乐学会理事。主持省级课题7项,发表论文20余篇。